《肌肉骨骼康复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专业使用)
Ⅰ 前 言
本书是康复治疗本科专业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本书研究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原因、评定与治疗的方法以及伤残预防等问题,并运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假肢和矫形器技术以及职业训练等手段,改善或代偿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本书坚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对象、特定限制、特定要求)的原则;结合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教学的特点,并与康复治疗师的考试大纲及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精心组织编写,使之更适合于康复治疗专业教学,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肌肉骨骼系统常见的伤病和功能障碍的康复,孰悉肌肉骨骼康复学的特点、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内容、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常用检查方法,为在毕业后从事康复治疗奠定理论基础。另外见习时间长达12学时,能将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将在校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书共分十八章,第一章为概论,它概括阐述了肌肉骨骼康复学定义、特点,发展史,详细介绍了学习内容及常见检查及治疗方法,其余章节为各论,每一种疾病基本按概述、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体例编写,使学生对疾病的定义、临床流行学、病因病理、临床处理有比较多的了解,同时对疾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重点讲解,除配备了与本书内容相匹配的光盘和习题集外,增加了实训指导,有利于学生扩大学习范围和复习参考之用。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运动康复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12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3.5:1。
四 教材:《肌肉骨骼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张长杰,第2版,2015年。
Ⅱ 正文
第一章 肌肉骨骼康复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
肌肉骨骼康复学是康复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原因、评定与治疗的方法以及伤残预防等问题,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因此其基本理论及康复治疗方法是肌肉骨骼康复学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一) 掌握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定义。
(二) 熟悉肌肉骨骼康复学的特点。
(三) 了解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发展简史。
(四) 熟悉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内容。
(五) 掌握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常用检查与治疗法。三、讲授内容
(一) 肌肉骨骼康复学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定义。
(二) 肌肉骨骼康复学的特点:早期康复等。
(三) 肌肉骨骼康复学国外及我国的发展简史。
(四) 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内容涉及基础学科、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五) 康复治疗以康复训练为主要手段,更重要的是主动训练,辅以其他有效方法。
第二章上肢骨折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了解上肢骨折、脱位(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章节的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 熟悉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掌握康复评定、治疗方法。
(二) 了解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特点 熟悉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法。
(三) 了解肱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
(四) 了解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特点、掌握康复评定治疗方法。
(五) 了解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肱骨内外髁骨折的临床特点,熟悉康复评定及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的康复治疗方法。
(六) 了解尺桡干双骨折的临床特点、掌握康复评定及治疗方法,熟悉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特点、掌握桡骨远端的康复治疗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 肩部骨折与脱位
1 概述
1)锁骨骨折
2)肩锁关节脱位
3)肩关节脱位
2 临床特点
1)锁骨骨折
锁骨处可出现肿胀、瘀斑、局部隆起或畸形,用手可触及骨折端或骨擦感及骨擦音,局部压痛明显,上肢不能上举或后伸。
2)肩锁关节脱位
局部有肿胀、隆起处压痛明显,用力按压有弹性感觉,肩关节活动受限 x 线拍片髁见锁骨外端向上移位。
3)肩关节脱位:方肩畸形等。
3 康复评定:一般检查、测量、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检查。
4 康复治疗
1)肩关节脱位
经过复位后的肩关节应当制动 早期嘱其手指、腕、肘的伸屈功能训练,可以进行抗阻力训练。
2)锁骨骨折
伤后1-3周,肩部固定 主要进行肘、腕、手的屈伸及前臂的内外旋练习。
(二)肱骨大结节骨折
1 概述:常因暴力使肌肉收缩造成撕脱骨折,可合并四种骨折类型。
2 临床特点:伤后表现为肩部疼痛感明显,不能活动或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肿胀,可出现皮下淤血斑。
3 康复评定: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手法复位、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病史, X 线片。
4 康复治疗:骨折复位或手术内固定术后早期均应制动、休息,手法复位的骨折,一周后可进行短波治疗,二周后超声波治疗。
(三)肱骨颈骨折
1 概述:分类
2 临床特点: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 活动受限。
3 康复评定: 有外伤史或手术史、x 线片、肌肉萎缩肩肘关节功能障碍、手指的运动功能障碍 肌电图检查可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
4 康复治疗:无位移骨折康复方法,经手术复位且有金属内容物的骨折康复。
(四)肱骨干骨折
1 概述:在肱骨外科颈以下 1~2cm 至 肱骨髁上 2cm 之间发生的骨折为肱骨干骨折。
2 临床特点:伤后上臂立刻出现疼痛、肿胀、皮肤瘀斑、畸形、上肢活动障碍,用手触及有异常活动 骨有摩擦感。
3 康复评定:肌电图检查、局部皮肤检查、用软尺测量上臂、前臂肌肉的周径、手法肌力检查。
4 康复治疗
1)内固定手术后:1 周后内主要是休息、制动 可以进行手指、腕关节的练习、上臂前臂肌群。
2)对于未经手术内固定的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的肱骨干骨折来讲,制动的时间要长一些,2周后可做手、腕的伸屈主动练习,配合作业治疗。
(五)肘部骨折与脱
1 概述
2 临床特点
常有局部外伤或患儿跌倒外伤病史 肘部疼痛、肿胀、皮肤瘀斑或张力性水泡 肘部向后突成半屈位,局部有压痛,手触之有骨摩擦感。
3 康复评定
1) 肱骨髁上骨折:外伤史、手术史、有伤后的临床诊断、明确骨折征象的 x 线片和术后及近期 x 线片长时间固定后引起肩肘关节功能障碍,肌肉发生不同程度萎缩。
2) 肘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已经在临床复位和固定,局部可以有肿胀、疼痛、活动
受限 有复位前后的 x 线片。
4 康复治疗
1)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后1周要注意肘关节的固定和制动。手法复位的小儿患者可以4周后去除外固定行功能训练,成人至少在 6 周以后方可功能训练。
2)肘关节脱位:复位后1周肘关节制动肩、腕、手关节主动练习,局部可以光疗、电疗及蜡疗,肱骨外髁骨折及肱骨内髁骨折肱骨外髁骨折常常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六)前臂骨折
1 概述
前臂有较好的旋转功能,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极其造成损伤,尺桡骨骨折,尺骨远端骨折是最常发生的骨折。
2 临床特点
1)骨干双骨折
2)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
3 康复评定 :(1)尺桡骨干双骨折 (2) 桡骨远端骨折
4 康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
第三章 手外伤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了解指屈伸肌腱解剖、肌腱愈合过程、临床分区及临床特点基础上,掌握指屈、伸肌腱分区、活动范围评定方法及术后康复要点。
二、教学要求
(一) 掌握指总主动活动范围评定方法
(二) 掌握指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要点
(三) 掌握指伸肌腱修复术后康复要点
(四) 熟悉指屈肌腱分区及临床特点
(五) 熟悉指伸肌腱分区及临床特点
(六) 熟悉指肌腱粘连松解术后康复要点
(七) 了解指屈肌腱的解剖结构
(八) 了解指伸肌腱的解剖结构
(九) 了解肌腱愈合途径。
三、讲授内容
(一) 手部肌腱损伤
1 概述:肌腱定义、滑动结构、肌腱营养、愈合途径等;
2 临床特点
1) 指屈肌腱分区,指肌肉-肌腱连接处分为五区,肌腱损伤修复及功能修复过程中应根据每个区域特征做适当处理。
2) 拇长屈肌腱分区
3) 指屈肌腱断裂的临床诊断
3 指屈肌腱功能评定:总体动活动测量法 。
4 指屈肌腱术后康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支具应用。
(二) 手指伸肌腱:手部指伸肌腱共 8 条,通常分两组 桡侧组和尺侧组。
1 临床特点:手部伸肌包括指总伸肌、腕伸肌、骨间肌、蚓状肌肌各肌腱在指背够成的腱膜。分区:伸肌腱从前臂背侧到手指末节背侧,均行走于皮下,仅腕部一段肌腱位于纤维鞘和滑膜鞘内。临床诊断:如果指伸肌腱在止点断裂或者在远端指间关节于近端指间关节之间断裂,则不能主动伸直远端指间关节出现锤状指畸形。
2 评定方法:指伸肌腱功能评定指总体主动活动和总体被动活动测量法 。
3 指伸肌腱损伤术后的康复:修复伸肌腱愈合过程中固定、松动术及控制力大小作
用时间,受各屈肌腱营养和移动距离的影响。
4 复杂指伸肌腱损伤术后的康复:指伸肌腱复合损伤通常是指肌腱损伤累积骨膜、伸肌支持带或相邻软组织损伤.
(三) 手部骨折
1 概述:手骨折后康复治疗可以协调固定与运动之间的矛盾
2 康复评定
1)肌力评定
2)肌萎缩评定
3)关节活动度评
3 骨折康复治疗:骨折整复固定期和骨折临床愈合期、慢性肿胀的治疗。
(四) 手部神经损伤
1 概述:周围神经损伤按 Seddon 方法可分为:神经失用、轴索断裂、神经断裂。
2 临床特点:临床表现、临床检查、临床诊断方法。
3 康复评定周围神经的功能的评定一般包括:
1)交感神经功能评定
2)感觉神经功能评定
3) 运动神经功能评定
4)神经综合功能评定 结合运动评定和感觉评定。
4 康复治疗
1) 常用治疗方法
2) 手神经损伤康复
(五) 手部多发伤的康复
1 概述:广义、狭义。
2 临床特点:1)刃器伤的临床表现;
2)压砸伤的临床表现
3)碾扎伤的临床表现
3 康复评定: 1)关节活动度;
2)肌力测定;
3)ADL评定;
4)手功能评定。
4 康复治疗:早期康复、中期康复、后期康复、心理治疗、矫形器应用。
第四章 下肢骨折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下肢骨折定义、常见原因、临床特点基础上,掌握下肢各部位(髋、股骨干、膝、胫腓骨、踝、足)骨折的康复评定,下肢各部位(髋、股骨干、膝、胫腓骨、踝、足)骨折的康复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 掌握下肢各部位(髋部骨折与脱位、股骨干骨折、膝部骨折与脱位、胫腓骨骨折)骨折的康复评定,下肢各部位(髋部骨折与脱位、股骨干骨折、膝部骨折与脱位、胫腓骨骨折)骨折的康复治疗方法。
(二) 了解下肢各部位(髋、股骨干、膝、胫腓骨、踝、足)骨折的定义、临床流行病学、常见原因,下肢各部位(髋、股骨干、膝、胫腓骨、踝、足)骨折的临床特点。
三、讲授内容
(一)概述 髋部骨折与脱位、股骨干骨折、膝部骨折与脱位、胫腓骨骨折常见原因、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包括手术治疗方法有髓内钉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等方式。
(二)康复评定:
1 骨折对位线及骨痂形成情况
2 关节活动度
3 肌力
4 肢体长度及周径
5 感觉功能
6 ADL能力
(三)康复治疗方法:抬高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运动、膝活动运动、髌骨活动
、CPM机持续被动运动、直腿抬高训练、站立行走与下蹲、配合按摩、推拿、冰敷治疗。
第五章 脊柱和骨盆损伤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脊柱及骨盆骨折的原因、发病机制,熟悉骨折分类,掌握脊柱骨折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步骤,常见的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骨盆骨折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步骤。
二、教学要求
(一) 掌握脊柱骨折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步骤,常见的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骨盆骨折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步骤。
(二) 熟悉颈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骨盆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和康复评估。
(三) 了解脊柱骨折的原因,发病机制,骨盆骨折的原因,发病机制。
三、讲授内容
(一) 脊柱损伤
1 概述:脊柱骨折十分常见 约占全身骨折的 5%~6% 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见。
2 临床特点:脊柱损伤常见的原因有严重外伤病史、如交通事故、高空坠落、重物撞击腰部。颈椎及胸腰椎骨折分类。
3 康复评定:活动度、肌力、稳定性等。
4 康复治疗:治疗原则的治疗方法:物理因子、药物、功能锻炼等。
(二)康复骨盆损伤
1 概述
2 临床特点:骨盆由两侧髋骨及骶尾骨构成在前正中线以耻骨联合相连接。
3 康复评定
1)髋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2)髋关节周围肌肉功能定;3)下肢长度测量
4 康复治疗:1)髋关节活动度训练;2)髋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训;3)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
第六章 脊髓损伤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脊髓损伤的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基础上,掌握脊髓损伤临床表现特点和国际脊髓损伤协会推荐的损伤后评估和预后结局判定、并发症处理。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脊髓损伤临床表现特点和国际脊髓损伤协会推荐的损伤后评估和预后结局判定、并发症处理。
(二)了解脊髓损伤的原因、解剖、病理生理
三、讲授内容
(一) 概述:定义 脊髓损伤是由于脊髓受到外伤等因素的作用,引起受损平面或以下的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二) 临床特点 将脊髓损伤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脊髓震荡
2 脊髓休克
3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4 脊髓半横断
5 完全性脊髓损伤
(三)康复评定
1 感觉功能评定 必查项目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节的关键点。还要求检查者做肛门周围感觉检查。鞍区存在任何感觉,都说明患者的感觉是不完全性损伤。
2 运动功能评定 主要采用代表脊髓有关节段的神经运动功能肌肉的徒手肌力测试(MMT)法进行评定。运动检查必查项目为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个肌节中的关键肌,检查顺序为从上而下。还要检查肛门括约肌,如果肛门括约肌存在自主收缩,则患者的运动损伤为不完全性。
3 神经平面的确定
1)感觉平面确定:是指感觉平面正常(针刺觉评分和轻触觉评分)的最低脊髓阶段。
2)运动平面确定:运动平面应根据肌力至少为3级的那块关键肌来确定,要求该平面以上的节段支配的关键肌肌力必须是正常的(5级)。
4 脊髓损伤后其他相关的评定
1)肌张力评定:常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
2)关节活动度评定。
3)3步行运动指数(AMI)。
5 髓损伤程度及预后评定
1)脊髓损伤程度评定
2)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的评定
(四) 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的患者经过早期治疗,脊柱恢复稳定,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1 康复训练的原则:1)早期开始;2)循序渐进,从易到难;3)从功能需要进行锻炼,达到恢复该功能的目的;4)力量与耐力训练。
2 康复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肌力训练; ROM训练;抑制痉挛的训练等。
1)早期康复:呼吸道护理、主动或被动活动关节、维持关节功能活动、体位、选择性肌力训练、直立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2)中后期康复:一般指发病后8~12周。训练重点是获得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
3 并发症及其防治
1)压疮 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两个方面。全身治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局部治疗:局部治疗的原则主要是解除压迫,保护创面,促进愈合。
2)呼吸道并发症:预防的方法是让患者注意保暖,每2小时翻身1次,鼓励患者咳嗽及咳痰,经常作深呼吸运动及上肢外展扩胸动作。
3)泌尿系统并发症:预防主要方法是是积极处理神经源性膀胱,改善排尿机制,使残余尿少于50ml(或100ml),排尿间隔大于2小时。每日多饮水。因此应积极防治尿潴留,间歇性导尿是预防尿潴留的主要方法。
4)骨骼系统并发症
5)脊髓损伤后疼痛的治疗⑴ 药物治疗是脊髓损伤后最常用的治疗;⑵ 物理治疗 常用超短波、超声波、低频电等;⑶ 神经阻滞与毁损。
6)痉挛的治疗:体位治疗、矫形器的使用、神经传导阻滞、肉毒素注射等
7)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8)深静脉血栓形成
9)神经性膀胱治疗:1)导尿;2)诱发逼尿肌反射排尿法;3)Crede方法;4)膀胱功能训练。
第七章 周围神经损伤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各类神经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神经损伤的典型特征及损伤方式能自信明确诊断属于何类神经损伤,并能熟悉各自神经损伤的相应康复治疗方法及矫形器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2、掌握正中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尺神经、腓总神经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
3、熟悉周围神经损伤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4、熟悉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各自临床特点。
5、了解周围神经损伤中矫形器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神经损伤的概述:定义、分类。
2、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周围神经损伤后,主要临床特点为受损神经支配的运动、感觉、交感神经及反射功能出现不同程度障碍。
3、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康复评定主要是运动功能评定、感觉功能评定、电生理评定、ADL能力评定。
4、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主要是防止并发症、促进受损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迎接神经支配、促进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解除心理障碍等。
5、正中神经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康复治疗。
6、桡神经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康复治疗。
7、尺神经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康复治疗。
8、腓总神经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康复治疗。
9、胫神经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康复治疗。
第八章 断肢与断指再植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断肢与断指的康复方法的基础上,能明确了解临床再植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可通过康复评定明确指定康复治疗方案。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断肢与断指的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断肢与断指的临床表现及再植后的功能评定。
3、了解断肢与断指再植的适应症、禁忌症。
三、教学内容
1、断肢再植的目的:不单是把断离肢体接活,更重要的是使再植的肢体恢复一定的功能。
2、断肢再植的康复治疗方法:
1)早期康复治疗(0-4周)超短波电疗法、紫外线、红外线、微波、运动疗法。
2)中期康复治疗(5-8周)超声波、超短波、微波。
3)后期康复治疗(9-12周)关节活动度训练、功能活动训练、感觉再训练,物理因子治疗。
3、断指再植概述。
4、断指再植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治疗(3-4周)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教育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2)中期康复治疗(4周-3月)目的是消除肿胀、减轻粘连,延缓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再生、加速骨折愈合。主要为物理因子治疗及运动疗法。
3)晚期康复治疗(3月以后)关节活动度训练、功物理因子治疗、肌力及肌耐力训练、作业治疗。
4)术后3个月至术后6个月功能重建:手术及康复工程。
第九章 运动创伤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髂胫束损伤、股四头肌腱损伤、髌腱断裂、跟腱断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能熟练对各类型运动损伤进行相关康复评定及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并能顺利实施。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髂胫束损伤、股四头肌腱损伤、髌腱断裂、跟腱断裂的临床特点,康复治疗方法。
2、掌握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法。
3、熟悉股四头肌挫伤、腘绳肌挫伤的康复治疗方法。
4、了解运动创伤的病理过程及分期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1、运动创伤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2、运动创伤基本病理过程:
1)组织损伤及出血
2)炎症反应及肿胀
3)肉芽组织机化
4)瘢痕形成
3、运动创伤的分期治疗原则:
1)急性期应用“RICE”常规治疗。
2)稳定期的治疗重点是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
3)恢复期渐进进行损伤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及协调性、柔韧性训练。
4、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临床特点、体格检查、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肌腱损伤的康复:相关概念、肌腱损伤的类型、肌腱损伤的好发部位、肌腱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
第十章 截肢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残肢的评定方法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能悉截肢的定义和原因,可自行完成残肢的康复评定及确定佩戴假肢的要求,并能指导患者佩戴假肢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残肢的康复评定方法和康复治疗。
2、熟悉截肢的定义和原因。
3、了解假肢的评定及训练。
三、教学内容
1、截肢的概念:指肢体的全部或部分的切除,其中经关节平面截肢成为关节离断。
2、截肢的目的:切除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及生命或已丧失生理功能的肢体,并通过残肢训练和假肢安装,替代和重建已切除肢体的功能。
3、截肢康复评定:全身状况的评定、残肢的评定和假肢评定。
4、截肢的康复:截肢前的康复和截肢后的康复。
5、假肢的训练方法:临时假肢和正式假肢的训练方法。
第十一章 关节置换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熟悉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法。能了解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制定出合理的康复治疗运动方式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要求
1、掌握髋关节置换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髋关节置换的定义及临床特点。熟悉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法。
3、了解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
三、教学方法
1、髋关节置换术后概述。
2、提出髋关节置换的问题。
3、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特点:解剖、手术入路特点、固定方式、术后常见并发症。
4、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评定。
5、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方法:
1)疼痛控制教育、术前心理指导,学习正确转移要点,正确使用助行器,术后注意事项。
2)术后康复目标:防止组织粘连与挛缩,最大限度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重建髋关节的稳定性。
6、分析并解决问题。
7、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评定
8、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方法。
第十二章 骨关节炎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骨关节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基础上,学习骨关节炎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目的、措施和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骨关节炎的定义、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
(二)掌握骨关节炎康复评定的内容和方法。
(三)掌握骨关节炎康复治疗的目的、措施和方法。
(四)熟悉骨关节炎的分类和流行病学概况。
(五)了解骨关节炎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定义、分类、流行病学概况、病因病理、发病机制
(二)临床特点: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
(三)康复评定:疼痛评定、肢体围度和关节周径的测量、肌力评定、关节活动测量、手功能评定、下肢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
(四)康复治疗
1 康复治疗目标
1)减轻或消除关节疼痛
2)保护关节,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
3)恢复关节功能,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
4)改善步态和步行能力
5)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 康复治疗措施和方法
1)减轻关节负荷,调整和限制活动量。
2)物理因子治疗,温热疗法、高频电疗法等。
3)运动疗法:采用运动疗法应遵循的原则:因人而异,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舒适、无痛、局部运动与全身运动相结合、避免过度运动。
4)关节松动技术:急性期关节肿胀、疼痛明显时采用1,2级手法:慢性期伴有关节僵硬和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时采用3,4级手法。
5)按摩、针灸:具有活血通络、消炎止痛的作用。其中针灸缓解OA疼痛的效果较为明显。
6)辅助工具的使用:矫形器、助行器等。
7)药物治疗
8)中药强调辨证论治。
9)手术治疗关节清理术、关节切除术等。
10)心理治疗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
11)健康教育
第十三章 颈椎病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颈椎病定义、临床特点、分型基础上,学习颈椎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颈椎病的定义、分型及临床特点、各型的康复治疗原则。
(二)熟悉颈椎病的病因、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
(三)了解颈椎的解剖要点。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定义、病理病因
(二)临床特点: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与临床表现的不同,颈椎病可分为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三)康复评定:颈椎病的康复评定项目有疼痛评定、颈椎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疼痛评定采用VAS评定法。活动度评定包括颈椎的前屈、后伸和恻曲。肌力评定主要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法。
(四)康复治疗:非手术疗法、康复教育
第十四章 下背痛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下背痛的定义、常见腰背痛疾病的临床特点基础上,学习下背痛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下背痛的定义、常见腰背痛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二)熟悉腰背痛的病因病理、治疗方法。
(三)了解腰背痛的解剖要点。
三、教学内容
(一)概述:定义、下背痛包括的类型、下背痛病因病理、解剖学要点
(二)常见下腰痛疾病的临床特点
1 急性腰扭伤
2 腰背肌筋膜炎
3 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
4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5 腰椎间盘突出症
6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7 腰椎管狭窄症
8 脊柱骨质疏松症
(三)康复评定
1 JOA腰背痛评定
2 Quebec下背痛分类评定
3 疼痛评定
4 腰椎活动度评定
(四)康复治疗
1 卧床休息
2 腰围制动
3 药物治疗
4 注射治疗
5 腰椎牵引
6 物理治疗
7 手法治疗
8 推拿治疗
9 针灸治疗
第十五章 慢性运动系统疾患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慢性运动系统疾患包含哪些疾病的基础上,学习各个慢性运动系统疾患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肩周炎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二)掌握腱鞘炎的康复治疗。
(三)掌握网球肘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四)掌握跟痛症的康复治疗
(五)掌握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治疗。
(六)掌握肩周炎的临床表现。
(七)掌握腱鞘炎的临床表现。
(八)掌握跟痛症的康复治疗,熟悉其临床表现。
(九)熟悉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机制,临床表现。
(十)熟悉髌骨软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
三、教学内容
(一)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是指肩周肌、肌腱、滑囊以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二)狭窄性腱鞘炎: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实质上是腱鞘与肌腱共同的炎症。
(三)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多发于经常进行前臂旋转或关节伸曲活动职业的病人,是常见的肘部慢性、劳损性疾病。
(四)跟痛症:跟痛症是指由急性或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跟部周围疼痛的总称。
(五)马蹄内翻足:马蹄内翻足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足部畸形,其特点是足的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趾曲、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删除此项)
(五)肌筋膜触发点疼痛: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综合症是一种因潜在触发点受一些病理条件的作用后活化,从而引起的疼痛。
(六)1、髌骨软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1).症状:髌骨后通及髌骨周围通,特别在屈膝下蹲和下楼时症状加剧。2).体征:半蹲试验、髌骨加压研磨试验、股四头肌牵拉试验。
2、康复评定:1).肌力;2).主动ROM;3).被动ROM;4).髌骨软骨软化症膝关节等速测试;5).下肢柔韧性;6).Q角;7).髌骨活动轨迹;
3、康复治疗:非手术治疗
第十八章 特殊问题的康复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关节挛缩、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特点基础上,学习各自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关节挛缩的临床特点及康复评定。
(二)掌握关节挛缩的康复治疗方法。
(三)熟悉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的概念,临床特点,诊断标准,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原则。
(四)掌握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
(五)熟悉骨不连的概念,临床特点:了解其分类。
(六)掌握骨不连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关节挛缩: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及治疗
(二)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类型、临床表现、康复评定及治疗与治疗目的。
(三)骨化性肌炎:骨化性肌炎的三种学说、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四)骨不连的康复:定义及原因、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及目标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康复医学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 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换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
学手段。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 实验教学:实验分组(13人/实验室),结合教学实际条件和学生理论课学习内容,采用实际住院病人和现场模拟进行教学示范,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康复评定。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3 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等。
四 考核办法:考试采用闭卷笔式。教学测量:期末理论考试占60%,考勤与课堂表现20%,作业20%。
Ⅳ 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 节 |
教学内容 |
讲授学时 |
见习课时 |
第一章 |
肌肉骨骼复学概述 |
1 |
|
第二章 |
上肢骨折的康复 |
3 |
2 |
第三章 |
手外伤的康复 |
4 |
|
第四章 |
下肢创伤的康复 |
3 |
2 |
第五章 |
脊柱骨盆创伤的康复 |
2 |
|
第六章 |
脊髓损伤的康复 |
3 |
4 |
第七章 |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
2 |
|
第八章 |
断肢与断指再植康复 |
1 |
|
第九章 |
运动创伤的康复 |
4 |
2 |
第十章 |
截肢的康复 |
1 |
|
第十一章 |
关节置换的康复 |
2 |
|
第十二章 |
骨关节炎的康复 |
2 |
|
第十三章 |
颈椎病康复 |
2 |
|
第十四章 |
下腰痛的康复 |
4 |
|
第十五章 |
慢性运动系统康复 |
6 |
2 |
第十六章 |
先天畸形康复 |
自学 |
|
第十七章 |
脊柱侧凸康复 |
自学 |
|
第十八章 |
特殊问题康复 |
2 |
|
合计 |
|
42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