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中医学》
考试总结
一、考试基本情况
本学期承担了2020级临床29个班《中医学》教学,实考人数1505人。
(一)2020级临床1班(南山班)
学生成绩正态分布(平时成绩:50% +期末成绩:50% )
|
实考人数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59分及以下 |
平均分 |
临床20-1(南山班) |
27 |
3 |
21 |
3 |
0 |
0 |
85.31 |
百分比 |
|
11.11% |
77.78% |
11.11% |
0% |
0% |
|
(二)2020级临床2-5班:
学生成绩正态分布(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60% )
|
实考人数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59分及以下 |
平均分 |
临床20-5 |
46 |
1 |
20 |
24 |
0 |
1 |
78.85 |
临床20-3 |
45 |
3 |
35 |
6 |
1 |
0 |
84.03 |
临床20-4 |
47 |
2 |
21 |
19 |
5 |
0 |
79.67 |
临床20-2 |
48 |
11 |
32 |
5 |
0 |
0 |
86.51 |
合计 |
186 |
17 |
108 |
54 |
6 |
1 |
82.29 |
百分比 |
|
9.14% |
58.06% |
29.03% |
3.23% |
0.54% |
|
(三)2020级临床6-9班:
学生成绩正态分布(平时成绩:40% ; 期末成绩:60% )
|
实考人数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59分及以下 |
平均分 |
临床20-9 |
46 |
5 |
26 |
14 |
1 |
0 |
82.82 |
临床20-6 |
44 |
0 |
23 |
12 |
9 |
0 |
78.41 |
临床20-8 |
48 |
6 |
32 |
7 |
1 |
2 |
82.88 |
临床20-7 |
47 |
2 |
18 |
16 |
11 |
0 |
76.68 |
合计 |
185 |
13 |
99 |
49 |
22 |
2 |
80.23 |
百分比 |
|
7.03% |
53.51% |
26.49% |
11.89% |
1.08% |
|
(四)2020级临床10-13班:
学生成绩正态分布(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60% )
|
实考人数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59分及以下 |
平均分 |
临床20-13 |
46 |
2 |
19 |
20 |
3 |
2 |
78.98 |
临床20-12 |
48 |
0 |
16 |
25 |
5 |
2 |
77.32 |
临床20-10 |
46 |
0 |
17 |
24 |
4 |
1 |
77.22 |
临床20-11 |
46 |
4 |
28 |
11 |
3 |
0 |
82.32 |
合计 |
186 |
6 |
80 |
80 |
15 |
5 |
78.94 |
百分比 |
|
3.23% |
43.01% |
43.01% |
8.06% |
2.69% |
|
(五)2020级临床14-17班:
学生成绩正态分布(平时成绩:40% ; 期末成绩:60% )
|
实考人数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59分及以下 |
平均分 |
临床20-17 |
47 |
0 |
10 |
26 |
11 |
0 |
74.78 |
临床20-15 |
48 |
1 |
31 |
15 |
1 |
0 |
82.35 |
临床20-14 |
47 |
4 |
20 |
19 |
4 |
0 |
80.26 |
临床20-16 |
47 |
4 |
29 |
11 |
3 |
0 |
81.9 |
合计 |
189 |
9 |
90 |
71 |
19 |
0 |
79.84 |
百分比 |
|
4.76% |
47.62% |
37.57% |
10.05% |
0% |
|
(六)2020级临床18-21班:
学生成绩正态分布(平时成绩:40% ; 期末成绩:60%)
|
实考人数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59分及以下 |
平均分 |
临床20-19 |
44 |
1 |
18 |
19 |
5 |
1 |
77.71 |
临床20-20 |
44 |
0 |
13 |
24 |
5 |
2 |
75.64 |
临床20-18 |
45 |
0 |
28 |
13 |
3 |
1 |
80.35 |
临床20-21 |
48 |
0 |
8 |
28 |
11 |
1 |
73.87 |
合计 |
181 |
1 |
67 |
84 |
24 |
5 |
76.85 |
百分比 |
|
0.55% |
37.02% |
46.41% |
13.26% |
2.76% |
|
(七)2020级临床22-25班:
学生成绩正态分布(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60%)
|
实考人数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59分及以下 |
平均分 |
临床20-24 |
46 |
0 |
17 |
19 |
9 |
1 |
75.29 |
临床20-22 |
46 |
0 |
17 |
19 |
9 |
1 |
75.45 |
临床20-23 |
46 |
0 |
11 |
28 |
6 |
1 |
75.82 |
临床20-25 |
48 |
0 |
19 |
21 |
4 |
4 |
76.6 |
合计 |
186 |
0 |
64 |
87 |
28 |
7 |
75.8 |
百分比 |
|
0% |
34.41% |
46.77% |
15.05% |
3.76% |
|
(八)2020级临床26-29班
学生成绩正态分(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60% )
|
实考人数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59分及以下 |
平均分 |
临床20-26 |
46 |
2 |
22 |
21 |
1 |
0 |
80.75 |
临床20-29 |
52 |
5 |
30 |
16 |
1 |
0 |
83.14 |
临床20-28 |
50 |
10 |
32 |
8 |
0 |
0 |
85.8 |
临床20-27(留学生) |
3 |
0 |
0 |
1 |
2 |
0 |
64.36 |
合计 |
151 |
17 |
84 |
46 |
4 |
0 |
82.92 |
百分比 |
|
11.26% |
55.63% |
30.46% |
2.65% |
0% |
|
(九)2020级临床20-2(定向),临床20-1(定向),儿科20-1,儿科20-2
学生成绩正态分(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60% )
|
实考人数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59分及以下 |
平均分 |
临床20-1(定向) |
50 |
3 |
18 |
24 |
5 |
0 |
79.06 |
儿科20-1 |
60 |
1 |
27 |
26 |
4 |
2 |
78.13 |
儿科20-2 |
58 |
4 |
22 |
23 |
9 |
0 |
78.06 |
临床20-2(定向) |
46 |
1 |
11 |
31 |
3 |
0 |
77.23 |
合计 |
214 |
9 |
78 |
104 |
21 |
2 |
78.13 |
百分比 |
|
4.21% |
36.45% |
48.6% |
9.81% |
0.93% |
|
总合计:
班级 |
人数 |
90-100分 |
80-89分 |
70-79分 |
60-69分 |
60分以下 |
期末平均平 |
总评平均分 |
合计 |
1505 |
75 |
691 |
578 |
139 |
22 |
72 |
80 |
二、课程考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本课程为临床课程,理论体系与西医学完全不同,需古文知识与国学知识,备课困难,教师需参考大量教学资料备课及耐心讲解,在学生中有较高的满意度,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尚需加强。线上教学资料还需加强建设。
2、学生方面
本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学生古文基础薄弱,学习和理解较困难,但学习态度较端正,对本课程较重视,学习有较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还不完全适应线上学习形式,部分学生学习平台上资料未认真完成。
(二)原因分析
1、试卷质量 本次试题知识点中掌握占53%,熟悉占43%,了解占1%,超纲占3%,试卷知识覆盖面广,教学重点突出。试题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客观题占60%,主观题占40%。平均考试难度0.28,考题偏难。
2、针对本次考试试卷,对该年级考生发放了对试卷的问卷调查表,收回1109份,67%的认为本次考试内容与教师授课内容符合程度符合;70%.的认为本次试卷题目比较难;83%本次试题的覆盖讲授知识;73%的认为试题量与课程教学时数匹配;应对本次考试方法注重平时听课,课后复习20.71%,考前冲刺22.08%,注重上课老师讲解的掌握、熟悉的内容45.63%,考前购买复习题,刷题8.44%,其它3.14%;98%的认本次考场纪律好。
三、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学大纲的修订,强调教学大纲的导向作用。
(二)加强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教学知识点,尽量教学同质化。
(三)进一步作学生学情分析,尽量解决新课程、新思维的融合。
(四)加强形成性评价的科学合理的实施;督促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五)细化考试命题会。
中医学教研室
2023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