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成立于1947年,是大连医学院的首批教研室之一。1969年随大连医学院南迁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承担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预防医学本科等专业的《皮肤性病学》教学工作,为本科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学科以“和谐、拼搏、超越”的文化凝聚学科精神,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探索,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皮肤性病形态学的优势,通过大量临床图片,结合典型病例介绍,丰富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教学成果喜人。2006年《皮肤性病学》课程被评为遵义医学院“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获得“校级重点学科”;获教改课题4项。获贵州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遵义医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学名师1名,多人获遵义医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ET体育365皮肤性病学教研室的全体教职员工在以袁伟主任为首的科室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共同努力、团结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BET体育365投注官网今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我教研室在2022-2023学年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教师管理方面
科室拥有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思想活跃的学术队伍。教研室现有教师17人。年龄结构:其中45岁以下教师13人。职称结构:高级职称10人,其中三级教授1名,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4人。学历结构:博士及以上4人(其中在读博后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1人,本科学历3人。目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科室多位教师在国家及省内学术团体任职。
二、教学管理方面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统一要求,齐心协力,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教师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考试试卷、成绩册等。试卷分析表等均要存档;
(2)任课教师基本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包括:教师能开设课的种类和门数,已任课的专业,教学基本情况等。
(3)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这种评价标准要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大胆地既教书又育人,大胆地重视素质教育,狠抓素质教育。
教研活动方面: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化,经常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试讲,并通过示范教学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注意剖析教材内容整体的内在联系,适当指出有关内容进一步研究的方法和可能性及与后继课程联系。
普及教师的公开课,请有经验的教授亲临指导,课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提高每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系专家组及系督导组进行一对一帮教,定期听课,精心指导青年教师,帮助组织教材、审阅教案、明确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帮助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教学技巧。在课题选择、项目申请、论文撰写等方面给予指导,使所有的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有大的提高,都能站稳和站好讲台,学生评价主讲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大部分为优。
课题研究方面: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贵州省医学会科技进步1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遵义市科技进步3等奖1项、第二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主编、参编规划教材、协编教材以及医学专著40余部。
三、教育质量方面
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备课充分,常备常新,不断修订教案、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辅导答疑等各个教学环节。经常交流和分析学生学习状况,促使教学和管理方法改进。建立导师制,督导组及系老教师经常随堂听课并进行指导。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联系临床,注重方法的归纳、整理,注意举一反三。注意分析病因病机的形成过程和诊断思路,社会人文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揭示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对基本定义和概念的“质疑”和变成训练(包括课堂讨论、见习等),让学生准确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度。
设计出的各类临床见习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
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在精简授课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结合时代特点,优化多种媒体的教学优势,取长补短,互容互利,充分运用立体化的教学思想,为教师教学辅导、学生自学、练习,提供了更宽阔的教学空间;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在保持经典的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精简内容,进一步优化结构和体系,以经典内容为载体,适当融入现代皮肤性病学前沿发展技术,插入皮肤性病学建模的案例,使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
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化,经常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试讲,并通过示范教学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注意剖析教材内容整体的内在联系,适当指出有关内容进一步研究的方法和可能性及与后继课程联系。
四、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学年来,尽管我校行政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看来,仍然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
一年的工作结束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教研室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和措施,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工作热情,进一步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五、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方案:
(1) 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具有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 建立一支对皮肤性病学内容领会深入、教育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教风严谨、勇于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学骨干队伍,争取80%以上成为教学骨干。
(3) 拥有掌握本专业范围内皮肤性病学发展动态,具有本专业内科研主攻方向,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带动皮肤性病学教研室教师开展工作,并年均发表论文一篇以上。
(4) 优化教师结构,建立一个梯队状况良好、职称结构合理、教学水平稳定、教学效果好、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达到高、中、初级教师人数比例5:4:1。中青年教师中80%以上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
(5) 优选任课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保持主讲教师教学效果好的不低于任课教师的90%,高职称教师上课率达到80%,主讲教师100%以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6) 加大对新上岗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每个青年教师安排教学导师,青年教师跟班听导师的课,导师定期听青年教师的课。皮肤性病学所在教研室全体皮肤性病学相关教师不定期听青年教师试讲并评议,以提高新上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新上岗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教学关。
今后5年内,我们将根据我校的特点,深化和发展已取得的改革和建设成果,狠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的质量工程建设。我们将完善按层次分流培养的课程教学结构模式,提高适应于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大类的教材的质量,逐步实现教材的层次化,立体化和精品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改革方面继续改革,争取取得新突破;加强见习教学建设,全面提升见习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学位层次;加强课程网站建设,建成特色鲜明的皮肤性病学教学资源网;积极申报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课题,力争我院皮肤性病学课程改革和建设在省内同类院校的领先地位。